觀影手記

觀看影畫後的所思所想

Follow publication

《夜香・鴛鴦・深水埗》:給香港的情書

事隔七十七天,相當於一年裡五分一的時間,戲院終於重開。戲院重開的第一部電影,我選擇了《夜香・鴛鴦・深水埗》。並非沒有其他想看的電影,也不是迫不及待要跑進戲院,驅使我的是在這七十七日間累積起來,趕不及在戲院關閉前看這部電影的遺憾。原來除了行樂及時、言愛及時,睇戲也要及時,算是瘟疫年代的學習吧。

《夜香・鴛鴦・深水埗》由四套短片組成,分別是講述外傭照顧患有認知障礙婆婆的〈出城記〉、家族經營舊式玩具舖的兄弟情〈玩具故事〉、本地老師帶同外籍老師遍嘗香港美食的〈鴛鴦〉、以及「深水埗二妹」出戰區議會的心路歷程〈It’s not gonna be fun〉。四條短片看似題材各異,卻道出一個宗旨:貢獻心愛的我城,講好在地的香港故事。

如果要我說一個希望電影帶出的訊息,那就是「我地真係好撚鍾意香港」。

共同執導的夫妻檔Kate Reilly和梁銘佳在專訪中提到,創作念頭可追溯至 2014 年 12 月,正值雨傘運動圓寂之時。期間社會驟變,思想感受亦隨之起伏,故此劇本一再改動,甚至再三申請延期撥款。兩人最終趕在 2019 年 5 月的死線前開拍,「我們最後還是覺得自己未準備好去詮釋社會事件,反而希望去捕捉這時代氛圍。」

觀看〈出城記〉,不時會輕笑出聲,覺得患有認知障礙的婆婆跟外傭相處太可愛了。劇情提到婆婆想從偏遠的大西北出城到港島參加同鄉會活動,外傭為保飯碗,免被僱主亦即婆婆兒子責難,只得跟婆婆鬥智鬥力。場景單一,不斷在兩人住所附近徘徊,而婆婆亦只會重複某幾個話題。但因外傭的耐心和機智,懂得重塑婆婆的敘事,反而讓故事變得溫馨有趣。

《夜香・鴛鴦・深水埗》〈出城記〉

最讓我感動的,是婆婆憶起當年跟同鄉年輕男女的情誼,而外傭亦想起跟情同家人的同村。然後外傭教婆婆唸村子的名字,婆婆照唸不誤,外傭語帶興奮地誇讚唸得很好。帶着不同的身世來到香港,兩位異鄉人卻在這裡找到親密的感情。

〈玩具故事〉的主角是兩位漸行漸遠的兄弟,因為人生經歷各異,有種不咬弦的微妙疏離感。隨着母親易手店舖的打算,兩兄弟回到一同成長的玩具舖,重拾回憶與連結。

《夜香・鴛鴦・深水埗》〈玩具故事〉

〈玩具故事〉亦是單一場景的設計,大部分情節都在深水埗的舊式玩具舖發生,而劇情相對上不夠完備,不免令人有些沉悶或迷惘。但對我來說,舊式玩具舖本身已是頗吸引的設計。片段當中也提到,弟弟本來準備了許些珍藏玩具留給哥哥,哥哥卻不領情,反而希望要些益智玩具給女兒,叫弟弟洩氣。舊式玩具舖很少有引導孩子學東學西的新式教育玩具,反而收藏着更單純、為玩樂及觀賞而設的玩具。其實,要是孩子長大了,新式玩具便會徹底失去意義。反之舊式玩具舖日漸被時代拋棄,當中的價值與連結,卻超越年代。

外籍老師 Ruth 初到香港,幸好有「地頭蟲」教經濟的老師帶她遍嘗香港美食,便是〈鴛鴦〉的故事。香港是少數可以輕而易舉地品嚐不同類型食物的地方,相信飲食最能代表香港的多樣性。而鴛鴦本身便是東西文化交融的結晶,將英式飲用咖啡的習慣混入獨特的港式奶茶,撞出流芳的文化遺產。

性格開朗的 Ruth 看似適應異地生活得不錯,樂於穿梭最地道的茶餐廳、熟食中心,卻在吃着咸蛋黃西多士時落下思鄉的淚水。經濟老師便帶她到「最浪漫的肯德基」,一嘗家鄉雞以解思鄉之苦。他們一邊吃得津津有味,一邊望着落地玻璃外的景色。然而最浪漫的景色早已不復存在,只見一架架車輛若無其事地飛馳。經濟老師看到的,跟 Ruth 看到的,是兩個世界。

《夜香・鴛鴦・深水埗》〈鴛鴦〉

兩個世界的伏線,留到影片尾段。Ruth 在香港的教職任期結束,即將前往中國教書。談到將來打算,Ruth 說要準備的多着了,還得學好普通話。經濟老師問她,留港一年,為何從沒認真學廣東話?Ruth 回應得理所當然,在香港,外國人不需學好廣東話也能享受生活。或許聽來有點不公道,好像外國人沒有真正尊重香港的語言、文化。我倒是覺得,可以用國際語言通行無阻的香港,更是凸顯我城的多元與包容。而這項寶貴的特色,卻因鄰近強國的欺壓而逐漸消弭,令人難過。

〈It’s not gonna be fun〉是我在四部影片當中最喜歡的。直觀的理由是音樂配合得渾然一體,呼應着主角深水埗二妹帶點特立獨行的形象;深層的理由是能夠共感參選區議會的甘苦。某些人或會輕視議會路線,覺得即使當選,也不過是「打份工、逗份糧」;或者賦予不切實際的期望,要求議員(甚至落選議員)代理自己的政治生活。人們會暢談「假如你能當選,就怎樣怎樣吧」,好似整個過程是遊戲,現實卻是 It’s not gonna be fun。

二妹身在其中,自然最能明白參選區議會不fun,但也正如導演所說:「即使你根本不擅於從政,但還是會去嘗試;就算你心裡最想做的是待在家、跟朋友玩,也不愛跟陌生人打交道,但其實也可以做到。對我而言,這些才有趣、刺激。」

千頭萬緒,無從說起。謹此送上二妹出演獨立樂隊Teenage Riot 的 MV:

睇完戲,朋友感嘆二妹未必最適合當區議員,但也比親共派當選好(雖然二妹在重新點票後敗選給民建聯)。我回應道,應屆的大概很多素人都是這樣吧,畢竟一直以來都被傳統政黨壟斷,社運圈裡真正有執政經驗、擅於跟政府共舞的人微乎其微。只不過為了挑戰親共派的必然當選,才會「主動獻身」拋個身出尼,亦因此更能見證大家的掙扎和努力。友人答曰,能做一屆就做一屆吧。我比較現實,心忖能完成這屆都要偷笑了,下屆怕是沒可能。

沒想到過了一天,就一語成讖,傳來至少四名民主派區議員將會被取消資格的消息。(其實較早前已有一位民主派區議員被取消資格, 望同道關注) 得知消息,我無心地繼續工作,用和藹的面具掩飾擔憂。周遭的人帶着各自的情緒,以為會是同樣為消息難過吧,卻是為其他生活上的大小事操心。回家後,看到民選袁議員的貼文,是這樣說的:

【生命就是恆常糟糕,沒關係】
謝謝大家排山倒海的關心,我還是很好,這一天是預計之內,荒謬如常,憤怒如常。
政權這樣直線發過來一球,我們站穩接著就好,在支離破碎的日常,我們沒有躲避的空間,惟有堅守自己的位置,用僅餘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

說得好。我們能選擇的不多,但我們還能選擇掙扎,選擇堅持。珍重。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一杯咖啡☕

https://ko-fi.com/sarenechan

已開設Patreon,歡迎支持我繼續書寫香港、支援同路人

https://www.patreon.com/sarenechan14

如這篇文章有幸接觸到你,願你可以多支持香港艱難的電影工作者,以行動抵抗遺忘,一同見證我城的未來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觀影手記
觀影手記
慕雲
慕雲

Written by 慕雲

「孤獨感使人擱淺,連結是救贖,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閱讀|電影|歷史|語學|生活|流行文化|國際時事 https://ko-fi.com/sarenechan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一杯茶🍵 Patreon, Medium, 方格子同步更新 @sarenechan14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